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通识性的法学教育,本专业适应国家法治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学习者终身学习的需求,基于终身教育的理念和成人在职学习的特点,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一流的学习资源为基础,突出法律素质的养成及法律职业技能的提高,面向基层、面向行业、面向农村培养具有较高法学修养,掌握系统法律知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实际法律应用能力,能够在司法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街道乡镇等基层组织从事法律实务与研究工作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和具有法律意识、法律素养的劳动者。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系列专科或以上学历者,可以选择专业学历注册方式报读;在校专科学生只能选择单科课程注册方式报读。
三、就业岗位
劳动行政部门调解岗位、企业调解委员会岗位、区域性行业性调解委员会岗位、人民调解委员会岗位、其他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岗位、各类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岗位、法律事务岗位、工会岗位以、劳动争议仲裁岗位以及司法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街道乡镇等基层组织从事法律实务与研究工作的岗位。
四、专业团队
本专业与高校专家、行业专家密切合作,建立一支强大的能够适应现代远程教育教学需要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职和兼职教师共37人,其中,正高(教授)8人,占22%;副高职称(副教授)4人,占11%;博士6人(含在读),占16%,硕士22人,占59% 。
五、专业特色
(一)相关学科办学基础深厚
本专业为复合型专业,本专业依托我校原有三大专业(法律、行政管理、社会工作)并以法学专业为主组建,三大专业均招生多年,尤其是法学和行政管理专业是广东开大长期招生前一、二名专业,这些专业的招生与多年的办学为本专业提供了充足的师资、教学资源和远程教育办学经验。
(二)课程资源制作精良,内容丰富,能够满足个性化多样化学习需求
本专业按照统一的模式建立系列网络课程、系列微课、系列教材,并利用二维码技术将三者相互打通,资源丰富且立体化呈现,方便自学。
本专业已编写出版了8本系列教材;制作系列微课参加国家和省级单位组织的大赛(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广东省计算机教育软件评审活动)。连续两届(14届、15届)参加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举办的全国多媒体大赛以及相关大赛微课组比赛,共获得32个奖项。现有一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三)注重应用性、职业性能力培养
每门课程配置了大量的实用性较强的案例和实操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体系中融入了职业资格证书内容,拥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可以兑换课程学分,使学习者的学习与职业紧密结合。本专业还建有多个校内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训室包括:设备配套完整的模拟法庭、模拟劳动仲裁庭、法律诊所、劳动争议调解中心,校外实习基地包括:中山市法院(省级校外实训基地)、云浮市中级人民法院、佛山市仲裁委员会等,以满足学生实训需求。
为加强网上实践教学,本专业在多门课程中配置了 “法律实务综合模拟系统”,该系统可以为学生提供从起诉到审理、从文书写作到证据提交、从刑事、民事到仲裁等各种网上法律实践活动。
六、教学模式
本专业将采用以“网络和自主学习为主、面授辅导为辅”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以自学和在线学习为主,学生必须完成课程主持老师布置的阅读材料和通过观看网上视频进行自学,同时按照辅导老师要求,参与网上各种教学活动,并参与网上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合格后,才能拿到规定学分。
七、学习支持服务
1.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符合个性化学习要求的优质资源,包括纸质教材和大量的网上学习资源。
2.对学生自学中所产生的问题除提供面授答疑外,还将通过网络、电话、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多种信息化手段提供多方位服务。
3.获得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可减免相应的学分。
八、主修课程
本专业主要修读课程是:中国法律史、商法、物权法、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法、社会保障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国际法、国际私法、以案说法等课程。
(一)合同法
课程性质:《合同法》是法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中的专业基础课。本门课程3学分,54学时。
课程简介:《合同法》课程主要介绍我国合同基本原理和有关合同的基本法律规定。本门课程教材和网络课程资源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依据撰写,其编排结构也与《合同编》内容相呼应,《合同法》教材及网络课程资源结构体系分为总则和分则两个部分,包括十二章内容。网络课程资源以"单元”形式出现,每一单元与教材中的"章”相对应,课程单元是对教材内容的诠释,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剖析,关键是引导学生如何读懂教材,理解合同法原理和合同规则。
(二)商法
课程性质:《商法》课程是根据最新远程教育理论开发的一门课程,法学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门课程3学分,共54学时。
课程简介:《商法》课程主要从商法的独立性、商主体和商行为的视角对商法的价值、商法的概念、商法的历史演进、商法的基本原则、商法的渊源、商法的独立性、商法的调整对象、商法的立法模式、商法的体系、商主体制度与商行为制度等商法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和研究。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商法基本原理及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票据法、期货交易法、商事交易法、投资基金法等知识,熟练地应用商法理论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明确商事法律的基本原理和实务问题,特别是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一系列重要的组织制度和交易制度。
(三)物权法
课程性质:《物权法》课程是法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门课程3学分,共54学时。
课程简介: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物权法是大陆法系国家民法典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在民法典物权编中加以规定。英美法系虽然没有物权法,但有和大陆法系物权法相类似的财产法。物权是我国《民法典》的重要一编,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在介绍物权变动、物权法的基本原则、物权的效力等物权法基本问题的基础上,阐述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占有等物权法基本原理和制度。
(四)社会保障法
课程性质:《社会保障法》是法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中的专业核心课。本门课程4学分,72学时。
课程简介:《社会保障法》课程是介绍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以及城乡和跨地区社会保障制度、不同身份人员社会保障制度及其转移接续等内容的一门课程。通过本门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社会保障法律基本知识和职业素养,自觉准确运用社会保障各项法律法规知识解答各种社会保障问题,学会在工作岗位中建立与用人单位、社会各部门的良好关系,熟练运用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分析和处理与用人单位、社会各部门发生的社会保障关系,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运用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做好管理岗位和相关工作。
(五)以案说法
课程性质:《以案说法》课程是根据最新远程教育理论开发的一门课程,是本科法学的专业基础课,本门课程2学分,共36学时。
课程简介:《以案说法》课程是通过典型案例阐述法律规定、学术观点和司法实践做法的一门课程。本门课程的案例主要来源于各级法院公布的经典案例、中国裁判文书网和北大法宝网等网站、数据库的典型案例,通过案情简介、问题分析、裁判观点等模块较为深入地分析问题。本门课程针对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合理的资源建设,让学习者掌握相关的立法动态和司法动态,深入学习我国相关的立法规定及实践做法,做到学法、懂法、知法和用法,从而使学生能够灵活应对实践中现存或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
九、修业与毕业
本专业最低学习年限为2.5年,学籍8年有效。毕业总学分为90学分,收费学分为71学分。学生取得毕业规定的学分准予毕业并获得广东开放大学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获得广东开放大学颁发的法学学士学位及证书。